入校专业不满意?抓住高校“二次选拔”的机会
2025年的二次选拔高考填报志愿已经相继落下帷幕,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一部分的入校考生对录取的专业不满意,面对这种情况除了“转专业”的专业住高天水市某某路桥科技制造厂方式外,其实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不满“二次选拔”,近几年,意抓为了更好地满足考生个性化成长需求,二次选拔越来越多的入校大学开展二次选拔项目招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专业住高“二次选拔”,哪些学校有“二次选拔”的不满机会,二次选拔又和转专业有哪些不同!意抓 什么是二次选拔天水市某某路桥科技制造厂高校二次选拔? 高校二次选拔政策是指针对已被高校录取的考生,在大一新生入学或大一学期结束前发布通知,入校允许有意向的专业住高考生通过参加选拔来转入特定的专业或进入特定的培养计划。 二次选拔和转专业有哪些区别? 1、不满选拔时间 高校二次选拔:一般集中在新生入学初期(开学后1-3个月内,意抓部分院校在军训期间或第一学期末)是针对刚入学的新生开展的 “早期机会”。 转专业:主要在大一结束后(少数院校在大二),学生已完成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基于在校成绩申请调整专业。 2、选拔对象 二次选拔:主要面向大一新生,部分学校也会对大二学生开放,但相对较少。 转专业:一般针对全校所有年级的学生,但不同年级可能有不同的转专业政策和限制条件,如大一学生可能转专业机会较多,大二及以上年级转专业可能更严格。 3、选拔流程 二次选拔:高校发布通知后,学生提交报名申请,通常需要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成绩、获奖情况等材料,然后进行笔试和面试等选拔环节,最后公布入选名单。 转专业:学生需提交转专业申请,学校或学院会根据学生的成绩、综合素质、学科特长等进行审核,部分专业可能还需要进行笔试、面试等考核环节。 4、招生专业及考核模式 二次选拔:一般来说,高校二次选拔的专业均为本科培养中的王牌学科,且部分专业仅在新生中进行二次选拔招生。 我们以中山大学2025年的二次选拔专业为例,主要集中在以下: 多数高校二次选拔的考核以“笔试+面试”的模式为主,笔试一般考查和选拔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面试则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部分高校还会考查英语水平。 转专业:我们以中山大学为例,学校继续实施转出“零门槛”、院系按照30%上限接收转入学生的转专业制度,可以跨校区、跨学科、跨院系转,全校所有院系均开放接收转专业学生。全校近两年转专业成功率近6成。大一到大四都可以申请,每学年开放1次转专业,大学期间,申请转专业次数不限。 转专业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成绩排名、绩点、学科特长、综合素质等,不同学校和专业的要求差异较大,如有的学校要求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10%,有的学校对学科特长有明确要求。 二次选拔的优势 1、增加专业选择机会:对于高考时因各种原因未能进入理想专业的学生来说,二次选拔提供了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进入自己真正感兴趣或更有发展潜力的专业领域。 2、享受优质培养体系和教学资源:大部分参与二次选拔的学校招生班型和学科都是学校的优势和王牌学科,这些学科通常拥有更优秀的师资力量、更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更丰富的科研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3、聚焦个性化培养:二次选拔的项目多有明确的培养定位(如学术研究导向、行业精英导向、交叉学科融合等),能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提供定制化培养方案。 如何准备二次选拔? 1、大多数高校二次选拔为“笔试+面试”的模式,笔试一般考查和选拔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如数学、物理、哲学等学科。考题涉及的知识点一般为高考范畴,但难度要略高于高考,据悉与强基计划笔试考查难度相接近。 2、面试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部分高校还会考查英语水平。所以想要参加二次选拔的同学,在假期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也要锻炼英语的听说能力。
(来源:中山招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海军军舰赴香港,“门票1分多钟被抢完”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 三名量子力学科学家获奖
- 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向马克龙递交辞呈
- 梅德韦杰夫将率俄代表团访问朝鲜
- 刚死不久的螃蟹,还能吃吗?
- 委内瑞拉首都举行游行活动 捍卫主权呼声高涨
- 马克龙要求已辞职总理与法国各党派进行最终谈判
- 日本正式启动滨冈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拆除作业
- 北京密云警方:2名游客司马台长城刻字被拘
- 郭碧婷向佐疑婚变,两人已近一年没互动,女方回娘家账号见端倪!
- 祝贺!王曼昱夺得WTT中国大满贯女单冠军
- “超级黄金周”西藏旅游热度攀升
- 日本正式启动滨冈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拆除作业
- 电动车主竟然看到回钱了?赚电网的钱是怎么做到的?
- AMD股价收涨超23%,苏姿丰:AI正处于十年增长周期,需要强力基础算力支撑
- 家长有这3个习惯,容易把孩子养得内驱力全无
- 星火成炬|青年强则国强
- 特斯拉宣布:擎天柱机器人开始练中国功夫了!
- “见证新疆70年”系列微纪录片丨到西部教书去
- 千万不要拍!近期“飞行的硫酸”活跃,有人差点“毁容”
- 搜索
-